新闻详情

望悟解说 | “师父”和“师傅”有什么不同?

40
发表时间:2019-08-30 07:16

大家好,我是观世音小编:望悟,我们经常看见出家人都会说“师父”,但是有时候自己去打字或者书写时,却又常常写成这个“师傅”,这让正宗的“师父们”表示压力很大!

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处境,就是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不知道路了,就会去问路人,当然现在很多的导航软件也是减少了很多这样的情况,但是我想,你人生总会有一次这样的情境:“师傅,某某地怎么走?”这句话你应该相当熟悉吧!

当如果你要是遇到一个人说“师父,某某地怎么走?”

嗯......是不是略有些奇怪呢!

所以今天望悟带领大家走进大型小知识剧场:“师父和师傅”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词究竟有什么深意,有什么不同呢!

当然首先登场的就是我们的“师父”

师父一词,在我们古代首先是对老师的通称,当然也是对出家人的尊称。

因为尊师重道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所有我们中华民族棒棒的,并且我们还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:“生我者父母,教我者师父”,所有在古代,师生之间情同父子,老师是真教,学生是真干。

所有学生就像老师自己孩子一般,而学生也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第二任父母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师父一词来源的高尚性。

当然啦,由此,老师的孩子和家事,学生就会帮忙照顾,而学生家有什么困难,老师也会帮忙照顾,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。

接下来我来举一个例子,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孔子,因为他是儒家创始人,那真是才高八斗,在世时就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“天之木铎”,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其人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
但是他也是一位很令人值得敬佩的老师,如果我们读《论语》,从书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他弟子之间,真的是亦师亦父,让人感动。

孔子年轻时就怀有一颗“有教无类”的心,立志将教育发扬光大,所以弟子中出身贫寒的很多,比如颜回,书中: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形容他那真的是只能说形象,所以呢!日常生活基本上都是靠孔子和他的学生接济,死后的葬礼,还是同学们凑钱帮忙置办的。

孔子去世后,子贡和同学为孔子守丧三年,然后子贡在孔子坟前盖了小屋,又独自守墓三年,一共六年,这是多深的师生感情呀!

随着时光前行,到了现在,师父这个词基本上就只用于对出家人、和尚、尼姑、道士的尊称了。

接下来就是“师傅”了

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山下打车,然后就有了下面的情形......

嗯!莫名的我怎么感觉这个师傅有点“嚣张”哦!还是我们观音寺里的师父好!

当然了,这个是开个玩笑,但是接下来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!

师傅,在古代是徒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人的尊称,是有一定的感情的;也是对一些有专业手艺的工匠的尊称;而随着时间的流淌,到了到了现在,我们对普通的男性劳动者,也习惯的尊称为师傅,嗯!你可能想问为什么不是女性嘞!嗯......望悟也不知道!

好,继续!

举例就是,我们经常看古装剧,里面有一种人是让人感觉非常厉害的人,比如太子的老师,猜猜看叫什么?太师?嗯,你回答对了;太傅?嗯,你也没错;少师,诶,对的;还有少傅?恭喜你,你知道的太多了,所以以上都是对老师的尊称。

现在我们对某些有专门技艺的也称师傅,当然这也是我们优秀的中华美德精神,这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和尊重,比如:司机师父(如图那位)、木匠师傅、修鞋师傅、修电动车师傅等等。

好了,说了这么多,接下来就总结一下“师父和师傅”

一,因为师父后边有个父字,所以我们只要记住要像敬重父亲一样的对待老师,相较于师傅,关系就会更亲近,更真挚,感情色彩更浓烈一些。

二,徒弟对于传授技艺给自己的人,可以称师傅,也可以称师父,看关系亲密程度而定;没有师徒关系的时候,只适合称师傅,不适合称师父。

三,对于出家人,只适合称师父,不适合称师傅,否则就显得不尊重。望悟温馨提醒,要是书写这个词语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写清楚,不然真的很...(亲身实践所得感悟)。

四,有技艺的人称呼自己的时候,用师傅比较合适,比如:我这个徒弟很厉害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现在已经超过我这个做师傅的了。

好了,今天关于“师父和师傅”的知识就到这里,下次我们再见咯!

了解观音寺更多资讯

可拨打电话咨询

当家师:13712991055

客堂:0769-85130006

微信图片_20190505181105.jpg

分享到: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观音寺    热线0769-85130001


东莞大岭山观音寺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》编号:粤(2022)0000039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
友情链接:
观音寺订阅号
观音寺服务号